从军营到煤海的出彩之路

——记新安煤矿抽探队副队长胡灵学

服务矿区
  “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天职;作为矿工,守护安全是使命。”7月的豫西煤海深处,41岁的胡灵学正带领抽探队骨干人员调试履带式钻机,安全帽下的眼神坚毅如钢。从军营到煤矿,从液压支架工到抽探队副队长,他凭借敢啃“硬骨头”的军人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初心,在瓦斯治理的“战场”上续写着出彩篇章。
  从“迷彩绿”到“矿工蓝”的初心传承
  2005年冬,脱下军装的胡灵学戴着“优秀士兵”的荣誉勋章,走进了新安煤矿综采队。“井下的液压支架比装甲车还重,操作不当就可能出事故。”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他拿出在部队练射击的劲头——别人休息时他抱着说明书钻研,老师傅操作时他蹲在旁边记录,不到半年就成了队里的骨干。同事们说:“胡灵学身上有股军人的较真劲儿,简单的活儿也要做到极致。”
  2011年,已成为技术骨干的他通过对口单招考入河南理工大学。四年间,他白天泡在实验室,晚上钻进图书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测量公式,遇到不明白的总是追着老师问问题。毕业回矿后,他作为13名“矿山秀才”之一,参与首套岩巷作业线施工工作。为了让先进设备发挥最大效能,他带着队员不断学习,摸索挖装机、双臂凿岩钻机的操作方法,25天创下掘进进尺75米的纪录,荣获三门峡市“文明职工”称号。  
瓦斯治理“战场”上的“排头兵”
  “瓦斯不治矿无宁日,我们党员就得带头冲锋!”2016年,胡灵学到防突科任技术员后,把井下当战场,将创新视为武器。为破解校检钻孔参数测量难题,他在井下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反复比对多种方法,最终自创“三步校准法”,不仅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而且使参数更加精准。
  2019年参加技能竞赛的经历让胡灵学至今难忘。作为义煤公司代表,他每天在闷热的模拟巷道内训练,即使汗流浃背也从未停歇。决赛中,他用“稳、准、快”的操作,摘得瓦斯防突工技能竞赛全省桂冠。“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军营比武的赛场!”捧起奖牌时,他思绪万千。  
  他牵头实施“瓦斯抽采提质工程”,带领队员逐项规范钻孔施工的十个关键环节,持续开展“高浓度、持久抽”工作。通过优化钻场设计、改进排渣工艺,使抽采浓度大幅度提升,为瓦斯发电站提供了“源头活水”,该矿每年实现瓦斯发电300万度以上。  
矿山深处的“传帮带”火炬手
  “一个人强不算强,全队过硬才是真本事。”作为队长,胡灵学在队里办起“老兵课堂”,把自己工作20年积累的绝活经验倾囊相授。他带出的30多名徒弟,有12人获得矿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2023年夏,该矿15150工作面下巷突发定向钻孔塌孔险情。胡灵学带领党员突击队下井,采用“回转扫孔+高压冲洗”组合方案,跳入泥水里清理钻屑,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紧张处置,成功化解风险。“党员就得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升井时,他的工作服完全湿透,脸上却带着笑容。  
  “八一军旗永远在心中飘扬!”从军营到煤海,从新兵到老兵,胡灵学用军人的忠诚、党员的担当、工匠的执着,在煤海深处书写着新时代矿工的答卷。
  通讯员 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