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原矿山到人民大会堂: 全国劳模茹永杰的奋进之路

要闻
  4月28日中午12时30分,记者拨通了义海能源大煤沟煤矿综掘队生产班班长茹永杰的电话。他刚参加完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迈出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电话那头,激动的情绪透过声波传递而来,一场跨越千里的对话就此展开。
  “茹班长,参加完这么意义非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此刻您的心情一定很激动吧?”记者满怀期待地问道。电话里,茹永杰的声音微微颤抖,难掩内心的澎湃:“这种激动,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我踏入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那庄重又神圣的感觉,“唰”地一下就把我给包围了。这不仅是我个人至高无上的荣耀,更是对全体煤矿工人多年来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最好见证。这一刻,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大煤沟煤矿地处海拔3500米的高原戈壁腹地。那里,空气稀薄,像给呼吸套上了枷锁;植被稀疏,仿佛大地被揉皱后的残妆。高寒与缺氧死死束缚了那片土地的生机,曾有人这般形容:在大煤沟矿区,人每迈出一步,都似背负着巨石。可就是在这片高寒缺氧、条件恶劣的土地上,茹永杰一待就是9年。记者不禁好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一路坚守,还取得了这么优异的成绩呢?”茹永杰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是对工作炽热的爱,还有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我心里,煤矿就是我的‘战场’,而安全,是我在这片‘战场’上坚守的底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生命线’,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一直牢记于心,付诸行动,还摸索出了‘五五工作法’。”
  “能详细讲讲‘五五工作法’吗?”记者迫不及待地追问。茹永杰耐心地讲解起来:“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把班前会细分为‘五个五分钟’。第一个五分钟,我会像守护家人一样,仔细观察每一位工友的精神状态,留意有没有人饮酒,或者身体不舒服。只有确保大家状态最佳,才能安全下井。第二个五分钟,我会及时通报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把当天的生产任务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三个五分钟,着重强调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措施,将责任精确到人。第四个五分钟,通过随机抽查,检验工友们对岗位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最后一个五分钟,我会再次仔细排查大家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有人不适合下井,就坚决劝阻。”他自豪地分享道,凭借这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班组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安全零事故的优异成绩,并多次荣获“安全先进班组”称号。
  在团队建设方面,茹永杰也有一套独运匠心、成效显著的良策。记者满心好奇又带着几分敬重,接着问道:“您在提升班组整体技术水平上,一定有独到的方法,能分享一下吗?”他笑着回应:“我始终坚信,团队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所以,我提出了‘交叉学习’的理念,鼓励胶带输送机操作工学习掘进机操作技术,让掘进机司机掌握钻探技能。这样一来,岗位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高效,就算有人请假或岗位临时空缺,也不会影响生产。此外,还坚持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做到队务公开、工分上墙,让工作成果与大家的收入直接挂钩。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工友们的工作热情,现在我们班组全员持证上岗,还涌现出了5名高级工呢!”
  谈及工作中的困难,记者问道:“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难题,您是如何带领大家克服的呢?”茹永杰语气坚定:“就拿2023年F111070工作面上巷掘进任务来说,当时顶板破碎、压力巨大,还伴随着严重的淋水,施工难度超乎想象。但我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第一时间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深入了解地质情况,然后和工友们并肩作战,仔细观察煤层变化,一起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在支护作业中,我全程紧盯每一根锚杆、锚索的安装质量,容不得丝毫马虎。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
  最后,谈到今后的打算,茹永杰憨厚一笑,语气中满是热忱:“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对我来讲不是终点,而是新的一棒接力跑。我会坚定地守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沿,这是咱矿工该干的活儿,也是我心里认准的事儿。我知道,每个工友背后都是一个家,他们的平安就是家里人的盼头。我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安全这根弦绷得紧紧的,给工友们把好安全关。我也愿意当个传、帮、带的老把式,把自己会的、懂的,都教给年轻人,让他们快点成长起来,给咱企业作贡献。”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我盼着大家一块使劲儿,使煤炭行业能迈向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的发展之路,为国家能源供应保驾护航,在新时代干出咱煤矿工人的精彩!” (祁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