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实验室无人区的突围之道·打造华为的挪亚方舟

经济新闻
  【任正非语】2012实验室在瞄准未来构筑一些高端技术的过程中,还是要敢在主航道上向前冲。人工智能研发技术越难越要搞,不要去做一些小商品,挣些小钱,趁着这几年我们有钱,要大力投入,加快建设步伐,让服务用上最先进的工具。这些技术马上具有实用性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要有这个战略耐心。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科幻电影,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阿曼达·皮特和切瓦特·埃加福特等联袂出演,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在世界末日到来前挣扎求生的经历。灾难面前,尽显人间百态。
  华为是一家对技术创新有持续追求的公司,任正非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以客户为中心讲多了以后,我们可能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会忽略以技术为中心的超前战略。将来我们以技术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两者是拧麻花的,一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做产品;一个以技术为中心做未来架构性的平台,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投入,构筑华为面向未来的技术优势。”
  华为在全球有16个研发中心,受到《2012》这部科幻电影的启发,华为在2011年创建了以面向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华为2012实验室”,专注于对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前沿技术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索,这也符合西方领先大公司管理体系的惯例。任正非认为,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未来二三十年内将变成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就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将充满巨大的机会。但因为数据洪水涨得太猛了,那些没有方向的奋斗是不可能产生价值的。以强危机感著称的华为需要在信息洪流中构筑一艘面向不确定性的挪亚方舟,构建未来10~20年的生存能力,成为未来少数能活下来的公司之一。
  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创新特区”,据统计约有1.5万人。它是华为创新、研究、平台开发的责任主体,也是华为探索未来方向的主力团队,更是公司整体研发能力提升的责任者。它代表着华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代表着华为自身的基础研究水平。在这里,有一批世界领先的前沿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他们正在研发一些很前端的基础科学技术。
  只有对很前端的基础科学技术持续投入,才能领航行业。也正是依托这些庞大的专家群,华为才能把无边界思想变得有边界,使之导向华为的下一个成功。
  2012实验室主要面向的是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在华为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2012实验室的二级部门包括中央硬件工程学院、海思研发能力中心、中央软件院。据统计,在18.8万华为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从事研发工作,几乎可以说“每两个华为人中就有一位是研发人”,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过去30年,华为的研发经费累计超过3000亿元。华为从创立之日起就长期坚持将销售额的10%以上投入研发工作,曾经长期主管研发的常务董事丁耘说:“低于10%,我是要被开除的。”在华为,每年研发经费的30%要投入基础研究中,而且华为对基础研究还允许有很高的失败率。
  2012实验室旗下知名度最高的是挪亚方舟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开展研究工作。它设在中国香港科学园,聘用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该实验室下设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部门,例如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部门、社交媒体和移动智能部门、人机交互系统部门、机器学习理论部门等。
  如果你有机会去华为深圳坂田基地,你就会发现园区周边的路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贝尔路、稼先路、隆平路、张衡路、冲之大道、居里夫人大道……。同样,2012实验室旗下除了知名的挪亚方舟实验室,还有很多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命名的神秘实验室,包括香农实验室、图灵实验室、欧拉实验室、高斯实验室、谢尔德实验室等。
  香农实验室:主要基于大数据的高通量计算HTC开展研究工作。
  谢尔德实验室:主要基于网络安全、终端安全、云虚拟化安全、密码算法开展研究工作。
  高斯实验室:主要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展研究工作。
  图灵实验室:主要基于嵌入式处理器内核架构开展研究工作。
  欧拉实验室:主要基于自有操作系统开展研究工作。
  ……
  另外,2012实验室在欧洲、印度、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设立了海外基础研究所,都是以当地的世界领先技术作为研究基础。这些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少则300人,多则上万人。他们始终紧盯主航道,确保华为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法国数学研究所,旨在挖掘法国基础数学的资源,致力于通信物理层、网络层、分布式并行计算、数据压缩存储等基础算法开展研究工作,长期聚焦5G等战略项目。
  俄罗斯研究所,集结了俄罗斯当地的基础算法领军人才,旗下有7个能力中心:非线性能力中心、算法工程化能力中心、最优化能力中心、信道编译码能力中心、信源编解码能力中心、大数据分析能力中心、并行编程能力中心。
  加拿大研究所,主要进行5G核心竞争力研究,办公地点分布于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滑铁卢等多个城市。
  日本研究所,主要从事高端材料研究工作。
  印度研究所,主要从事软件工程研究和交付工作。
  你会发现,业界主张“筑巢引凤”,但华为并没有这么做。华为认为,1%的人才是很难通过培养得来的,只能通过“发现”。对于这种人才,华为是很“迁就”的。为了招揽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华为愿意在他的家乡建立一个研究所。比如,隆巴迪(RenatoLombardi)先生是全球著名的微波研究专家,为了他,华为将微波研究中心设在了他的家乡意大利米兰;克里纳(MartinCreaner)先生是全球知名的商业架构师,华为为他在爱尔兰科克市设立了研究所。华为这么做的目的是:让科学家能够安心搞研究,让人才能在最佳状态下发挥其价值。
  2012实验室代表着国内顶级的研究水平,在全球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尽管如此,任正非认为,华为目前的创新还停留在工程领域的创新,而不是在技术理论领域的创新,后续应该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任正非当着两院院士的面说:“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但我认为,华为骨子里是“工程商人”。华为虽然有了2012实验室,但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在面对客户的应用型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会持续做出市场需要的产品。
  据《华为管理之道》